本報訊 看著鮮活的武昌魚、讓人饞得直掉口水的鴨脖子,在武漢市武昌區一家生鮮食品超市買菜的吳女士提著籃子笑呵呵地走出門口。昨日,武昌區“農改超”項目相關負責人說,今年11月以前,該區要將7家農貿市場改為超市,屆時,歷時3年的“農改超”項目全部完成,市民可到區內23家生鮮食品超市買到放心菜。
武昌區年內實現“農改超”的7家農貿市場是:白沙洲市場、水陸街市場、楊園市場、沙湖市場、弘新揚市場、大東門市場、武大市場。
實現“農改超”后的生鮮食品超市與普通超市相比有兩大不同:商品以蔬菜、肉食水產品、豆制品、禽魚糧油制品為主,并輔以適當比例的水果、調味品和日常消費品;營業時間根據季節調整,一般在12小時以上。此外,生鮮食品超市不得隨意減少食品經營面積和經營品種,超市采取價牌公告、統一收銀的方式。
“農改超”的改造費用,政府將予以補貼。新建生鮮食品超市的,利用原址改為綜合性超市的,均可獲每平方米150元補貼,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的,可獲每平方米100元補貼。
據了解,自2005年開始,武漢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農改超”,武昌區的49家農貿市場有23家可以改造,另外26家不符合改造條件的農貿市場將關閉或實現調整轉向。